免疫抑制剂是什么
2023-03-14 1895次浏览
医生你好,最近我婆婆在住院,医生给我说要给我婆婆拿包免疫抑制剂的药。请问免疫抑制剂是什么?
免疫抑制剂是抑制免疫系统作用的药物。它们可以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疾病,以及移植接受者以预防移植排斥反应。免疫抑制剂常用于移植接受者,以阻止移植排斥。它们还可以用于控制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肌炎和血管炎等自身免疫疾病的症状。
免疫抑制剂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抗细胞因子,它们具有抗炎和抗病毒的作用,如阿司匹林和甲氧苄啶等;第二类是抗T细胞药物,如桑菊素、吡嗪羧酸等;第三类是抗B细胞药物,如环孢素、地塞米松等。它们可以长期治疗,也可以减少药物的剂量,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然而,即使使用最先进的药物,也不可能完全抑制免疫系统的活动,免疫抑制剂也潜在的毒副作用,可能增加患者抗感染的风险,因此,诊断和治疗药物选择非常重要。目前,随着药物的进一步开发,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正在不断发展,有望改善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疗效。
2023-03-14 10:19
-
问宝宝被蚊子咬了起水泡是什么原因
答宝宝被蚊子叮咬后,局部会出现红肿、硬结。个别体质被特殊婴儿或特殊种类的蚊子叮咬时,局部反应强烈,可能出现明显的红肿、浸润或硬结,甚至起水泡。这是因为特殊虫体释放的毒液会导致婴儿局部皮肤过敏反应强烈,特别是过敏体质的婴儿反应强烈。 反复局部搔,会进一步形成水疱,促进水疱的出现。处理方法可外用氧化锌软膏或联合西替利嗪或洗必泰抗过敏治疗,必要时需就诊皮肤科。
2022-05-28
-
问宝宝被蚊子咬了起水泡是什么原因
答宝宝被蚊子咬后起水泡,通常是由于蚊子叮咬时释放的唾液中的蛋白质引起的皮肤过敏反应。这种唾液中的蛋白质对宝宝的皮肤来说是一种外来刺激,容易引发皮肤的免疫反应,导致局部组织充血、水肿,并可能形成水泡。此外,宝宝的皮肤较为娇嫩,对蚊子的唾液成分更为敏感,因此更容易出现起水泡的情况。当发现宝宝被蚊子咬后起水泡时,家长应及时采取措施,如清洗叮咬部位、涂抹抗过敏药膏等,以减轻宝宝的不适感,并避免感染的发生。同时,家长也应做好防蚊措施,减少宝宝被蚊子叮咬的机会。
2024-06-24
-
问宝宝被蚊子咬起水泡怎么办
答宝宝被蚊子咬起水泡,如果水泡比较大,3天以上未出现破裂,就需要在无菌状态下刺破水泡,局部可以外用抗生素软膏。水泡数量较多或水泡较大的情况下,一般还需要通过口服药物辅助治疗,如扑尔敏等。平时起泡后,患者要避免进食鱼虾、牛奶、鸡蛋等易过敏的食物。
2022-05-13
-
问宝宝被蚊子咬了起水泡怎么治疗
答当宝宝被蚊子咬后起水泡时,治疗应迅速且细致。使用肥皂水清洗叮咬区域,以去除蚊子留下的分泌物,避免症状进一步加重。接着,若伴有瘙痒或疼痛,可以使用冰敷来缓解,但需注意温度不能过低,避免冻伤皮肤。若情况严重,可使用外用药物如复方炉甘石洗剂或莫匹罗星软膏进行治疗,这些药物能够止痒、抗炎,有效缓解皮肤不适。此外,若水泡持续不减或症状加重,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同时,家长应做好宝宝的皮肤护理,避免抓挠,保持患处清洁干燥,以促进水泡的消退和恢复。
2024-06-21
-
问宝宝被蚊子咬了起水泡怎么治疗
答 如果宝宝被蚊虫叮咬后出现水泡,可以用肥皂和水来清洗。一般来说,被蚊虫叮咬后,7-10天就会自行消失。如果出现瘙痒症状,可以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膏等。如果有水泡,尽量不要用手去搔抓,以免引起二次感染,会在皮肤上留下疤痕。
2022-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