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胃脘下俞穴在背部,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止痛的功效。操作时可选择按摩法、针灸法等。操作前需清洁皮肤,按摩时用力均匀柔和。...
胃脘下俞穴在背部,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止痛的功效。操作时可选择按摩法、针灸法等。操作前需清洁皮肤,按摩时用力均匀柔和。
胃脘下俞穴位于背部,第八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取穴时患者取俯卧位,先找到两侧肩胛下角连线与后正中线交点,再向下推一个椎体至第八胸椎棘突,从该棘突下缘旁开1.5寸即为穴位。
胃脘下俞穴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止痛的功效,主治胃痛、腹胀、消渴(糖尿病)、胰腺炎、胸胁痛、呕吐、咳嗽、咽干等病症,尤善调理脾胃功能及代谢性疾病。
1、按摩法:用拇指指腹环状按揉胃脘下俞穴,每次2-3分钟,力度均匀柔和,以局部酸胀为度,可辅助治疗胃胀、消渴。
2、针刺法:用30号1寸毫针直刺0.3-0.5寸,或斜向脊柱刺入1-1.5寸,局部酸胀感可向前胸放射,针感不显时可停针待气,不可盲目深刺以防气胸。
3、艾灸法:艾炷隔姜灸或隔药饼灸5-10壮,或艾条温和灸、回旋灸10-15分钟,以局部温热感为宜,可辅助治疗胃胀、腹痛、消渴。
4、刮痧法:用刮痧板与皮肤呈45°,自上而下单向刮擦,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次3-5分钟,可辅助治疗胃脘痛、糖尿病。
5、拔罐法:用火罐或气罐留罐5-10分钟,可辅助治疗胃痛、腹胀,需注意器具消毒以防感染。
操作前需清洁皮肤,按摩时用力均匀柔和,避免暴力操作;针刺需由专业医师操作,患者切勿自行深刺;艾灸时及时清理艾灰,防止烫伤;刮痧与拔罐需根据患者耐受度调整力度,避免过度刺激;治疗期间需保持饮食清淡,忌食辛辣、油腻、生冷食物,糖尿病患者需严格监测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