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 免费问医生
当前位置:

小儿黄疸是怎么回事

2025-07-18来源:彩牛养生   

导读母婴血型不合引发免疫反应,红细胞大量破坏,胆红素急剧升高,出现黄疸,常伴随贫血、肝脾肿大等症状。治疗方法主要是遵医嘱使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苯巴比妥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严重时需换血。...

  小儿黄疸可能是由胆红素代谢特点、母乳喂养不当、新生儿溶血病、感染、胆道闭锁等引起的。如有异常,建议及时就医。具体分析如下:

  1、胆红素代谢特点:小儿红细胞寿命较短、肝酶系统尚未成熟,胆红素代谢能力弱,易出现黄疸。建议增加喂养次数,促进排便,帮助胆红素排出,多数可自行消退。

  2、母乳喂养不当:母乳喂养不足导致小儿排便减少,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引发黄疸。应确保充足哺乳,必要时添加配方奶,保证小儿摄入足够奶量,促进胆红素排泄。

  3、新生儿溶血病:母婴血型不合引发免疫反应,红细胞大量破坏,胆红素急剧升高,出现黄疸,常伴随贫血、肝脾肿大等症状。治疗方法主要是遵医嘱使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苯巴比妥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严重时需换血。

  4、感染:小儿感染细菌或病毒,如败血症、巨细胞病毒感染等,影响肝脏功能,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引发黄疸,常伴随发热、吃奶差、嗜睡等症状。一般医生建议使用注射用青霉素钠、注射用头孢噻肟钠、更昔洛韦注射液等改善症状。

  5、胆道闭锁:胆道发育异常导致胆汁排泄受阻,胆红素反流入血,引发黄疸,常伴随大便颜色变浅、尿色加深等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尽早手术治疗,术后可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等药物辅助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应密切观察小儿皮肤黄疸变化,定期监测胆红素水平,保证充足喂养。若黄疸持续不退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参考资料:

[1]田格.日光浴联合中药浴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效果[J].妇儿健康导刊,2025,4(12):64-67.

[2]钟禄林,谢锋彬.黄疸患儿接受双歧杆菌与维生素K1联合治疗的价值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25,29(17):96-98+130.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