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是怎么回事
导读一般情况下,新生儿黄疸可能是由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代谢功能不完善、母乳性黄疸、新生儿溶血病、胆道闭锁等引起的。母乳成分影响胆红素代谢,出现黄疸,常表现为黄疸持续时间较长,宝宝精神状态良好、吃奶正常、体重增长正常。...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黄疸可能是由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代谢功能不完善、母乳性黄疸、新生儿溶血病、胆道闭锁等引起的。如有异常,建议及时就医。具体分析如下:
1、胆红素生成过多:新生儿红细胞数量较多且寿命较短,红细胞破坏后产生大量胆红素,超出肝脏代谢能力,导致黄疸。建议增加喂养次数,促进排便,帮助胆红素排出体外,多数可自行缓解。
2、肝脏代谢功能不完善:新生儿肝脏尚未发育成熟,处理胆红素的酶活性较低,导致胆红素代谢缓慢,引发黄疸。应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必要时进行蓝光照射治疗,促进胆红素分解排泄。
3、母乳性黄疸:母乳成分影响胆红素代谢,出现黄疸,常表现为黄疸持续时间较长,宝宝精神状态良好、吃奶正常、体重增长正常。治疗方法主要是遵医嘱在医生指导下暂停母乳喂养1-2天,改为配方奶喂养。
4、新生儿溶血病:母婴血型不合,如ABO血型不合或Rh血型不合,引发抗原抗体反应,导致红细胞大量破坏,胆红素急剧升高,出现黄疸,常伴随贫血、肝脾肿大、水肿等症状。一般医生建议使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苯巴比妥钠注射液等治疗。
5、胆道闭锁:新生儿胆道发育异常,胆管闭锁或狭窄,导致胆汁排泄受阻引发黄疸,常表现为黄疸持续加重、大便颜色变浅呈陶土色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进行手术治疗,如Kasai手术。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密切观察新生儿皮肤黄疸的变化,定期监测胆红素水平,保证充足的喂养量。若黄疸出现过早、进展过快或持续不退,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参考资料:
[1]钟禄林,谢锋彬.黄疸患儿接受双歧杆菌与维生素K1联合治疗的价值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25,29(17):96-98+130.
[2]田格.日光浴联合中药浴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效果[J].妇儿健康导刊,2025,4(12):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