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为什么有黄疸
导读一般情况下,新生儿有黄疸可能是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代谢能力不足、母乳性黄疸、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败血症等原因引起的。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卫生,避免感染;按需喂养新生儿。...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有黄疸可能是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代谢能力不足、母乳性黄疸、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败血症等原因引起的。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胆红素生成过多
新生儿体内红细胞数量相对较多,且红细胞寿命较短,红细胞破坏后会释放大量胆红素,而新生儿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尚未完善,容易导致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出现黄疸。可在医生指导下让新生儿多吃奶、多排便,促进胆红素通过粪便排出。
2、肝脏代谢能力不足
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发育成熟,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能力较弱,会使胆红素不能及时被代谢排出,从而引发黄疸。家长要注意加强新生儿的护理,保证充足的奶量摄入,促进肝脏功能的发育。
3、母乳性黄疸
部分新生儿吃母乳后,可能因母乳中的一些成分影响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导致黄疸出现或持续时间较长,一般新生儿精神状态良好,吃奶正常。若黄疸程度较轻,可继续母乳喂养,同时增加喂养次数。
4、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主要是由于母婴血型不合,母亲体内产生的抗体进入新生儿体内,破坏新生儿的红细胞,导致大量胆红素释放,引发黄疸,通常黄疸出现早且进展快。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光疗,必要时使用药物治疗,如人血白蛋白注射液、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苯巴比妥钠注射液等。
5、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是由于细菌等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病原体及其毒素会影响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同时可能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加,从而引发黄疸,常伴有发热或体温不升、吃奶减少等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治疗,如注射用青霉素钠、注射用头孢噻肟钠、注射用氨苄西林钠等。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卫生,避免感染;按需喂养新生儿,保证其充足的营养和水分摄入;密切观察新生儿黄疸的颜色、范围及精神状态,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黄勋. 新生儿黄疸的原因[J]. 健康必读,2019(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