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有哪些症状
2025-08-08来源:彩牛养生
导读一般情况下,脾虚是中医常见的证候,主要与脾胃运化功能减弱有关,常见症状包括食欲减退、腹胀便溏、身体乏力、面色萎黄、水肿等。日常调理中,可适当多吃山药、莲子、小米等健脾食物,避免过多食用生冷、油腻食物;同时,保持规律作息。...
一般情况下,脾虚是中医常见的证候,主要与脾胃运化功能减弱有关,常见症状包括食欲减退、腹胀便溏、身体乏力、面色萎黄、水肿等。具体分析如下:
1、食欲减退:脾虚会导致脾胃运化功能下降,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减弱,常表现为没有饥饿感、进食量减少,即使少量进食也可能感觉饱胀不适。
2、腹胀便溏:由于脾胃无法正常运化水谷,食物在胃肠内停留时间过长,易出现腹胀症状;同时,水湿代谢失常,可能导致大便稀溏、不成形,排便次数增多。
3、身体乏力:脾主四肢肌肉,脾虚时气血生化不足,肢体得不到充足的营养滋养,会出现全身乏力、肢体沉重的感觉,活动后症状可能加重,且容易感到疲劳。
4、面色萎黄:脾虚导致气血生成不足,无法充分濡养面部,可能出现面色发黄、缺乏光泽,甚至伴有唇色淡白等表现,整体气色较差。
5、水肿:脾虚会影响水湿的运化和排泄,导致水湿在体内潴留,常见下肢或眼睑水肿,按压皮肤时可能出现凹陷,且恢复较慢,晨起时症状可能更为明显。
日常调理中,可适当多吃山药、莲子、小米等健脾食物,避免过多食用生冷、油腻食物;同时,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轻缓运动,有助于增强脾胃功能,改善脾虚症状。
参考资料:
[1]胡玲,唐旭东.脾虚证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23)[J].中医杂志,2024,65(12):1300-1308.
猜你喜欢
养生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