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需要测空腹和餐后两小时血糖
导读一般情况下,需要测空腹和餐后两小时血糖,可能是为了反映基础糖代谢状态、评估餐后血糖调节能力、早期发现糖耐量异常、监测糖尿病治疗效果、预测糖尿病肾病风险等。如果出现血糖异常,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
一般情况下,需要测空腹和餐后两小时血糖,可能是为了反映基础糖代谢状态、评估餐后血糖调节能力、早期发现糖耐量异常、监测糖尿病治疗效果、预测糖尿病肾病风险等。如果出现血糖异常,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反映基础糖代谢状态
空腹血糖能体现隔夜空腹时肝脏糖原输出及基础胰岛素分泌对血糖的调控情况,是判断糖代谢是否正常的基础。
2、评估餐后血糖调节能力
餐后两小时血糖可反映进食后胰岛素分泌是否能有效控制血糖升高,体现身体对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能力。
3、早期发现糖耐量异常
部分人群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血糖已超出正常范围,属于糖耐量异常,是糖尿病前期信号。需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4、监测糖尿病治疗效果
糖尿病患者通过空腹血糖判断基础用药是否合适,餐后血糖评估餐时胰岛素或降糖药的作用,两者结合能全面反映治疗方案有效性。
5、预测糖尿病肾病风险
长期空腹或餐后血糖偏高会损伤肾脏微血管,是糖尿病肾病的重要诱因。将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控制在10.0mmol/L以内,可降低肾脏损伤风险。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规律进餐,避免暴饮暴食;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豆类;适度运动,控制体重;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
参考资料:
[1] 吕晋. 肝病患者空腹、餐后两小时血清TBA测定[J]. 职业与健康,2001,17(1):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