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新生儿会有黄疸
导读一般情况下,新生儿会有黄疸的原因主要有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代谢胆红素能力弱、母乳性黄疸、新生儿溶血症、新生儿败血症等。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在日常生活中,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皮肤、巩膜黄疸变化。...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会有黄疸的原因主要有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代谢胆红素能力弱、母乳性黄疸、新生儿溶血症、新生儿败血症等。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胆红素生成过多
新生儿红细胞数量多且寿命短,红细胞破坏后产生大量胆红素,超出身体代谢能力,导致黄疸。需加强喂养,增加排便次数,促进胆红素排出;若胆红素水平较高,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蓝光照射治疗,帮助降低胆红素。
2、肝脏代谢胆红素能力弱
新生儿肝脏发育尚未成熟,参与胆红素代谢的酶活性低,无法及时将胆红素转化为可排出的形式,引发黄疸。日常需密切监测胆红素变化,保证新生儿充足睡眠,促进肝脏发育;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苯巴比妥片,增强肝脏代谢胆红素的能力。
3、母乳性黄疸
母乳中的一些成分可能影响胆红素代谢,导致黄疸持续时间较长,但新生儿一般状况良好。若胆红素水平未达危险值,可继续母乳喂养,同时增加喂养频率;若胆红素水平过高,需暂停母乳喂养1-3天,改用配方奶喂养,待胆红素下降后再逐渐恢复母乳喂养。
4、新生儿溶血症
母婴血型不合导致红细胞大量破坏,产生大量胆红素,引发黄疸。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免疫球蛋白注射液,抑制溶血反应;若贫血严重,需进行换血治疗,置换出体内异常红细胞和过高胆红素,同时配合蓝光照射,降低胆红素水平。
5、新生儿败血症
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引发败血症,会影响肝脏功能,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加重黄疸。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治疗,如头孢噻肟钠注射液、氨苄西林钠注射液、青霉素钠注射液等,控制感染。
在日常生活中,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皮肤、巩膜黄疸变化;保证充足喂养,促进排便排尿;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新生儿受凉;定期监测新生儿体重、体温等指标,若发现黄疸加重或持续不退,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 邱潇,董玉斌,曹亚芹. 新生儿黄疸血清CRP、AFP、IL-6水平变化及对急性胆红素脑病的预测价值[J].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25,17(4):606-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