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如何确诊
导读一般情况下,确诊强直性脊柱炎需结合临床检查,常用方法包括体格检查、血液检查、X线检查、CT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此外,确诊过程中医生还会结合患者的症状、病史等信息综合判断,确保诊断结果准确可靠。 ...
一般情况下,确诊强直性脊柱炎需结合临床检查,常用方法包括体格检查、血液检查、X线检查、CT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体格检查
医生会通过特定动作评估脊柱活动度,比如让受检者做腰椎前屈、后伸、侧弯动作,观察活动范围是否受限;还会检查骶髂关节,通过按压或旋转骶髂部,判断是否存在压痛。这些检查能初步判断脊柱及骶髂关节是否存在异常,为后续诊断提供方向。
2、血液检查
主要检测两项关键指标,一是人类白细胞抗原B27,多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该抗原呈阳性,可作为重要参考依据;二是炎症指标,如血沉、C反应蛋白,若指标升高,提示体内存在炎症反应,有助于辅助判断病情活动程度,结合其他检查结果提升诊断准确性。
3、X线检查
重点观察骶髂关节和脊柱。早期骶髂关节可能出现关节间隙模糊、增宽;随着病情发展,关节间隙逐渐变窄,甚至出现骨性融合。脊柱可能呈现“竹节样”改变,即椎体边缘骨质增生、连接形成骨桥。该检查能清晰显示骨骼结构变化。
4、CT检查
相比X线检查,CT分辨率更高,能更清晰地显示骶髂关节细微病变,比如关节面的侵蚀、骨质硬化等。对早期病变或X线检查显示不明确的情况,CT检查可弥补不足,帮助医生更精准地发现骶髂关节异常,为确诊提供更详细的影像依据。
5、磁共振成像检查
可清晰显示软组织和骨髓情况,能早期发现骶髂关节骨髓水肿、滑膜炎等病变,这些病变在X线和CT检查中不易察觉。磁共振成像检查有助于在疾病早期做出诊断,为及时干预治疗争取时间,同时也能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此外,确诊过程中医生还会结合患者的症状、病史等信息综合判断,确保诊断结果准确可靠。一旦确诊,需尽早开展规范治疗,以控制病情进展。
参考资料:
[1] 巩仪凡,刘宏潇,马小霞,等.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候专家共识》构建实践[J]. 世界中医药,2025,20(8):1365-1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