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后不能干什么
导读一般情况下,刮痧是通过外力作用使局部皮肤毛细血管破裂、形成痧痕的传统疗法,术后皮肤屏障与机体状态暂处于脆弱期,通常不能立即洗澡、立即剧烈运动、抓挠或摩擦刮痧部位、进食生冷油腻食物、同一部位重复刮痧等。...
一般情况下,刮痧是通过外力作用使局部皮肤毛细血管破裂、形成痧痕的传统疗法,术后皮肤屏障与机体状态暂处于脆弱期,通常不能立即洗澡、立即剧烈运动、抓挠或摩擦刮痧部位、进食生冷油腻食物、同一部位重复刮痧等。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洗澡:刮痧后皮肤毛孔处于开放状态,局部毛细血管扩张,此时洗澡易导致风寒湿邪侵入体内,引发感冒、肌肉酸痛;若用冷水,低温会刺激血管急剧收缩,可能加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甚至诱发头晕、乏力,建议间隔4-6小时后用温水洗浴。
2、立即剧烈运动:刮痧后机体气血集中于体表以修复局部组织,此时剧烈运动会使气血重新分配至肌肉,可能导致体表修复不足,加重皮肤红肿、疼痛;同时运动出汗会增加皮肤潮湿感,易滋生细菌,增加破损皮肤感染风险。
3、抓挠或摩擦刮痧部位:刮痧后局部皮肤因毛细血管破裂可能出现轻微红肿、瘙痒,抓挠或摩擦会破坏皮肤屏障,导致表皮破损,增加感染概率;若痧痕处已伴随微小破损,抓挠还可能加重炎症反应,延长恢复时间。
4、进食生冷油腻食物:刮痧后脾胃功能暂处于较弱状态,生冷食物易刺激胃肠黏膜,引发腹痛、腹泻;油腻食物则会加重脾胃运化负担,可能导致消化不良。
5、同一部位重复刮痧:刮痧后局部皮肤需3-7天才能完全修复,若短期内重复刮痧,会持续损伤皮肤毛细血管与表皮组织,可能导致皮肤色素沉着、瘢痕形成,甚至引发局部皮下血肿。
痧后的护理质量直接影响疗效与安全性,上述禁忌本质是为保护皮肤屏障、避免外邪入侵与机体负担加重。此外,孕妇、皮肤破损者、凝血功能障碍者等人群本身不适合刮痧,需提前排除禁忌证;若术后出现皮肤严重红肿、渗液或全身不适,应及时就医处理。
参考资料:
[1]孙树椿,孙之镐。中医骨伤科学(第 2 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89-391.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2013 年版)[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