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手术中出血怎么控制
导读一般情况下,肝脏手术中出血控制的方法主要有术中血管结扎、电凝止血、止血材料应用、肝门阻断、超声刀切割止血等。此外,术前需评估患者凝血功能,纠正凝血异常;术中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时补充血容量;术后需观察创面出血情况。...
一般情况下,肝脏手术中出血控制的方法主要有术中血管结扎、电凝止血、止血材料应用、肝门阻断、超声刀切割止血等。具体分析如下:
1、术中血管结扎
手术中明确出血血管后,用丝线或血管夹将血管两端结扎,阻断血流来源,直接制止出血。该方法适用于较粗血管破裂出血,能快速阻断出血通道,避免出血量进一步增加。
2、电凝止血
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的热量使出血点组织凝固,形成血栓堵塞血管,达到止血目的。适用于小血管及毛细血管出血,操作便捷,能在切割组织的同时完成止血,减少术中出血。
3、止血材料应用
将可吸收止血海绵、止血粉等材料覆盖于出血部位,材料通过物理压迫或促进凝血反应帮助止血。适用于创面广泛、渗血较多的情况,能填补创面缝隙,增强止血效果。
4、肝门阻断
暂时阻断肝门处的肝动脉、门静脉,减少肝脏血流灌注,降低手术区域出血量。适用于肝脏肿瘤切除等复杂手术,可在短时间内为手术操作创造清晰视野,术后需逐步恢复血流,避免肝缺血损伤。
5、超声刀切割止血
超声刀利用高频振动使组织蛋白凝固,在切割肝脏组织的同时封闭小血管,实现切割与止血同步进行。适用于肝脏实质切割过程中的止血,能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手术风险。
此外,术前需评估患者凝血功能,纠正凝血异常;术中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时补充血容量;术后需观察创面出血情况,预防迟发性出血,确保手术安全与患者恢复。
参考资料:
[1]关铁军. 防治肝脏手术出血472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6):8915-8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