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骨髓取材良好的指标有哪些
导读判断骨髓取材良好的指标有骨髓液外观正常、骨髓小粒丰富、有核细胞数量适宜、细胞形态完整、可见巨核细胞等,这些指标可综合保障标本满足后续诊断需求。若骨髓穿刺后穿刺部位渗血不止、出现肿胀或全身不适,应立即到血液科就诊。 ...
判断骨髓取材良好的指标有骨髓液外观正常、骨髓小粒丰富、有核细胞数量适宜、细胞形态完整、可见巨核细胞等,这些指标可综合保障标本满足后续诊断需求。若骨髓穿刺后穿刺部位渗血不止、出现肿胀或全身不适,应立即到血液科就诊。

1、骨髓液外观正常:正常骨髓液呈淡红色且质地黏稠,无鲜红色血液稀释现象,也不含杂质或坏死组织,一旦外观异常,可能意味着取材位置不当或存在骨髓病变。
2、骨髓小粒丰富:骨髓液涂片上应能观察到较多直径0.5-2毫米的骨髓小粒,小粒内部包含各类造血细胞,是骨髓造血功能正常的体现,小粒缺失会影响诊断全面性。
3、有核细胞数量适宜:显微镜下有核细胞数量需适中,既不会因过少导致观察样本不足,也不会因过多造成细胞重叠,且与外周血有核细胞比例需符合正常范围。
4、细胞形态完整:涂片内粒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等造血细胞形态清晰,无破碎或变形情况,细胞形态异常多因取材操作不当或标本处理失误引发。
5、可见巨核细胞:巨核细胞是骨髓特有的造血细胞,正常取材标本中每张涂片应能观察到5-30个巨核细胞,未发现巨核细胞可能提示取材部位错误或骨髓造血异常。
日常护理需避免按压骨髓穿刺部位,穿刺后1-2天内减少穿刺侧肢体活动,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留意穿刺部位皮肤状态,按医嘱复查,有异常及时联系医生。
参考资料:
[1]房启航,李淦,刘沛,等.骨髓脂肪组织与骨稳态[J].国际骨科学杂志,2025,46(04):227-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