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髓系白血病的FAB分型有哪些
导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FAB分型,一般可包括M1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2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3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4型(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5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等。...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FAB分型,一般可包括M1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2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3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4型(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5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等。具体分析如下:

1、M1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骨髓中原始粒细胞比例极高,分化程度低。患者常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多升高,治疗需以化疗为主,预后受患者年龄与身体状况影响。
2、M2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骨髓中原始粒细胞比例较高,伴有部分早幼粒细胞及以下阶段细胞。临床症状与M1型类似,部分患者可出现肝脾肿大,治疗方案需结合细胞遗传学特征制定。
3、M3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骨髓中以早幼粒细胞为主,细胞含大量异常颗粒。患者易出现严重出血倾向,但该型对维A酸类药物反应良好,规范治疗后预后相对较好。
4、M4型(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骨髓中同时存在粒细胞系和单核细胞系异常增生。患者除常见症状外,还可能出现皮肤浸润、牙龈肿胀,治疗需兼顾两种细胞系的恶性克隆。
5、M5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骨髓中以原始单核细胞和幼稚单核细胞为主。患者易发生髓外浸润,如牙龈增生、皮肤结节,外周血单核细胞比例明显升高,治疗需强化化疗以控制病情。
明确FAB分型需依赖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确诊后需结合免疫分型、遗传学特征制定个体化方案;治疗期间定期复查骨髓与血常规,监测疗效;患者需注意预防感染与出血,保持营养均衡以耐受治疗。
参考资料:
[1]王金,王高伟,王美烨,等.2017—2023年河南省儿童医院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OL].广东医学,1-5[2025-06-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