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塞CT典型表现有哪些
导读急性脑梗塞通常指急性脑梗死。急性脑梗死在CT影像上可呈现特征性表现,主要包括低密度病灶、病灶与血管分布区一致、病灶形态不规则、早期特殊征象、占位效应轻微或无等。临床中,CT检查是急性脑梗死的常用初筛方法,结合上述典型表现可辅助诊断。...
急性脑梗塞通常指急性脑梗死。一般情况下,急性脑梗死在CT影像上可呈现特征性表现,主要包括低密度病灶、病灶与血管分布区一致、病灶形态不规则、早期特殊征象、占位效应轻微或无等。具体分析如下:

1、低密度病灶:是急性脑梗死最核心的CT表现,通常在发病24小时后逐渐清晰,部分大面积梗死或发病时间较长者,早期即可见局部脑组织密度降低。这种低密度影多呈均匀或不均匀分布,与正常脑组织密度对比明显,可直观反映梗死区域的脑组织缺血改变。
2、病灶与血管分布区一致:梗死病灶的范围通常与一支或多支脑血管的供血区域相吻合,如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常表现为额颞叶、顶叶的大片低密度影,大脑后动脉供血区梗死则多位于枕叶。
3、病灶形态不规则:急性脑梗死病灶形态多呈楔形、扇形或不规则片状,楔形病灶的尖端常指向脑深部血管分支处,底部朝向脑表面,这与脑血管分支供血的解剖特点相关。
4、早期特殊征象:发病6小时内的超急性脑梗死,CT表现可能不典型,但部分患者可出现脑沟消失、脑回肿胀征象,即梗死区域脑沟变浅或消失,脑回体积增大、密度略降低。
5、占位效应轻微或无:急性脑梗死早期,多数病灶无明显占位效应,脑组织肿胀不明显;若为大面积脑梗死,发病3-5天后可能出现轻度占位效应,表现为邻近脑沟、脑室受压变窄,中线结构移位少见。
临床中,CT检查是急性脑梗死的常用初筛方法,结合上述典型表现可辅助诊断,同时需注意与脑出血、脑肿瘤等疾病鉴别。对早期不典型病例,常需进一步行磁共振成像检查,以明确梗死范围和严重程度。
参考资料:
[1]同亚军.脑梗死治疗:选单抗还是双抗?[J].家庭科学,2025,(11):42-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