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与内痔有什么区别
导读内痔发生于齿状线以上的直肠末端黏膜下,是痔静脉丛曲张形成的柔软团块,位置较深,早期脱出物多为痔核;脱肛则是直肠黏膜或直肠全层脱出,脱出部位为直肠壁组织,位置更靠下,可累及直肠末端甚至部分乙状结肠。 ...
脱肛与内痔虽都可能出现肛门脱出物,但一般在发病部位、脱出物形态、便血特点、伴随症状、严重程度发展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具体分析如下:

1、发病部位:内痔发生于齿状线以上的直肠末端黏膜下,是痔静脉丛曲张形成的柔软团块,位置较深,早期脱出物多为痔核;脱肛则是直肠黏膜或直肠全层脱出,脱出部位为直肠壁组织,位置更靠下,可累及直肠末端甚至部分乙状结肠。
2、脱出物形态:内痔脱出物多为单个或多个柔软的痔核,呈圆形或椭圆形,颜色鲜红或暗红,表面光滑,质地柔软,脱出后若能回纳,形态基本不变;脱肛脱出物为直肠黏膜或肠管,呈环状或筒状,表面有环形皱襞,颜色淡红或粉红,质地较韧,脱出范围通常比内痔更大。
3、便血特点:内痔便血较常见,多为排便时滴血或便纸带血,血液鲜红,与大便不混合,便血常伴随痔核脱出出现;脱肛便血较少见,仅在脱出物黏膜破损时出现少量滴血,血液颜色偏淡。
4、伴随症状:内痔除脱出、便血外,常伴随肛门坠胀感、瘙痒感,若痔核嵌顿会出现剧烈疼痛;脱肛主要伴随排便不尽感、肛门下坠感,脱出物若无法回纳,可能出现黏膜水肿、糜烂。
5、严重程度发展:内痔早期脱出物可自行回纳,后期需用手推回,严重时无法回纳;脱肛早期仅排便时脱出,后期行走、咳嗽时也会脱出,严重时直肠全层脱出,无法回纳,可能导致肛门括约肌松弛。
出现肛门脱出物时,需结合上述区别初步判断,但最终需就医通过专业检查确诊;无论确诊为脱肛还是内痔,都应尽早治疗,避免病情加重影响生活质量,治疗期间需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
参考资料:
[1]张鹏军.对于痔疮,你真的了解吗?[J].健康必读,2025,(17):74-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