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夏天高温闷热,稍不注意就可能出现头晕、恶心甚至上吐下泻的情况。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中暑了”,但其实上吐下泻并不一定是中暑引起的,反而可能是因为食物中毒、肠胃炎等更严重的问题。了解两者的区别和应对方法,关键时刻能帮你避免更大的健康风险。...
夏天高温闷热,稍不注意就可能出现头晕、恶心甚至上吐下泻的情况。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中暑了”,但其实上吐下泻并不一定是中暑引起的,反而可能是因为食物中毒、肠胃炎等更严重的问题。了解两者的区别和应对方法,关键时刻能帮你避免更大的健康风险。
不是所有的上吐下泻都是中暑引起的。中暑的主要表现是体温升高、出汗异常、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通常发生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活动后。而上吐下泻更常见于急性胃肠炎、细菌或病毒感染、食物中毒等情况。如果在高温天气下出现上吐下泻,同时伴有发热、腹痛剧烈、大便带血等症状,大概率不是单纯的中暑,而是胃肠道出了问题,需要及时就医。
中暑是身体在高温环境下调节失衡引发的疾病,不同程度的中暑会表现出不同症状。具体典型症状如下:
1、先兆中暑症状
此时会出现头晕、头痛、口渴、多汗、全身乏力等症状。这是因为身体开始出现热量蓄积,体温略有升高(一般低于38℃),但尚未出现明显的器官功能异常,及时降温补水后可快速缓解。
2、轻症中暑症状
除先兆中暑的症状外,体温会升高至38℃以上,同时可能伴有面色潮红、皮肤灼热,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脉搏加快等表现。这是由于身体热量持续增加,散热困难,导致体温上升,血液循环开始受到一定影响,但器官功能仍未出现严重损伤。
3、重症中暑症状
会出现高热(体温超过40℃)、无汗、意识模糊、昏迷、抽搐等严重症状。这是因为身体热量严重蓄积,体温调节功能失效,核心体温急剧升高,进而影响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多个器官的正常功能,若不及时救治,可能危及生命。
如果只是轻微不适,可在阴凉处休息、补充水分、观察症状变化;但如果持续呕吐、腹泻频繁、精神萎靡、体温异常升高,应立即就医,切勿耽误病情。上吐下泻≠中暑,分清病因才能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