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保持卧室温度在18-22℃,温度过低易导致受凉,过高则可能燥热难眠;夜间关闭门窗,避免冷风灌入,可在床头放置暖水袋,缓解手脚冰凉带来的不适;拉严窗帘减少光线干扰,选择柔软透气的被褥,提升睡眠舒适度。睡前1-2小时不再进食。...
霜降节气气温低、昼夜温差大,且光线渐暗,易导致人体生物钟紊乱,不少人出现入睡难、多梦、早醒等睡眠问题。因此很多人想知道:霜降节气睡眠质量差怎么办?
1.优化睡眠环境
保持卧室温度在18-22℃,温度过低易导致受凉,过高则可能燥热难眠;夜间关闭门窗,避免冷风灌入,可在床头放置暖水袋,缓解手脚冰凉带来的不适;拉严窗帘减少光线干扰,选择柔软透气的被褥,提升睡眠舒适度。
2.调整睡前饮食
睡前1-2小时不再进食,尤其避免吃辛辣、油腻食物及喝浓茶、咖啡,这类食物易刺激肠胃与神经系统,影响入睡;若睡前感到饥饿,可喝半杯温牛奶或吃1-2颗桂圆,温牛奶含色氨酸助眠,桂圆能温和滋补,帮助放松身心。
3.养成规律作息
每天固定时间上床睡觉与起床,即使周末也不打乱生物钟,让身体形成条件反射;睡前1小时远离电子设备,可通过泡脚促进血液循环,泡脚后及时擦干脚部、保暖,帮助身体进入放松状态。
1.忌睡前过度保暖
部分人因怕冷蒙头睡觉,会导致被窝内空气不流通,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易引发头晕、多梦;也不宜穿着过厚衣物入睡,厚重衣物会束缚身体,影响血液循环与皮肤呼吸,降低睡眠质量。
2.忌睡前剧烈运动
虽适度运动有助睡眠,但睡前1小时内剧烈运动(如跑步、跳绳)会使心率加快、神经兴奋,反而难以入睡。若想运动,建议在白天或傍晚进行,且运动后间隔2-3小时再准备入睡。
3.忌夜间频繁起夜
睡前1小时减少饮水量,避免夜间因频繁起夜打断睡眠;若夜间需起床,务必及时穿上保暖拖鞋与衣物,快速完成活动后返回被窝,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冷空气中,防止受凉与睡意消散。
霜降改善睡眠需长期坚持科学方法,结合自身情况调整,避免陷入误区,才能逐步恢复良好睡眠,让身体在夜间充分修复,更好地适应节气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