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
免费问医生
导读每天上午9-11点多到户外晒太阳,日照能促进血清素分泌,改善低落情绪,每次30分钟左右,同时可搭配散步,呼吸新鲜空气,舒缓身心。冬季应“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耗伤阳气,规律作息能稳定内分泌,减少情绪波动。...
立冬后日照缩短、气温骤降,万物萧瑟的景象易影响人体情志,出现情绪低落、烦躁易怒、精神萎靡等状态,这与中医“冬季藏阳,情志宜静”的养生原则密切相关。很多人疑惑:立冬气候变化如何调节情绪?科学的情志调节方式能顺应时节特点,维护身心平衡。
1.增加日照时长
每天上午9-11点多到户外晒太阳,日照能促进血清素分泌,改善低落情绪,每次30分钟左右,同时可搭配散步,呼吸新鲜空气,舒缓身心。
2.规律作息
冬季应“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耗伤阳气,规律作息能稳定内分泌,减少情绪波动,睡前可通过泡脚、听舒缓音乐放松身心。
3.饮食调理
多吃温热且能安神的食材,如桂圆、百合、小米等,桂圆搭配红枣煮粥可养血安神,百合与莲子煲汤能清心润燥,避免生冷、辛辣食物刺激脏腑,间接影响情绪。
4.适度社交与兴趣活动
避免因寒冷独处过久,可与亲友小聚、交流,或参与书法、养花等静态兴趣活动,转移注意力,缓解孤独感,保持情志舒畅。

1.避免情绪过度压抑
不要强行克制负面情绪,可通过倾诉、写日记等方式合理宣泄,过度压抑易导致肝气郁结,引发胸闷、失眠等问题,宣泄后及时调整心态。
2.控制室内活动时长
冬季虽寒冷,但不宜长时间待在密闭室内,需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否则易因环境沉闷加重情绪低落,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次,每次15分钟。
3.避免过度依赖电子产品
长时间刷手机、看电脑易导致视觉疲劳、精神紧张,加重情绪波动,每天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不超过2小时,多参与线下活动,亲近自然。

立冬调节情绪需顺应“藏”的养生特点,通过日照、作息、饮食等多方面调理,同时避开误区,才能让情志保持平和,维护身心安康,平稳度过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