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小骨空穴位于小指背侧近端指间关节横纹的中点处,具有清热明目、疏风通络等功效。配光明穴、太阳穴,主治目翳内障。操作前需严格消毒皮肤及针具。...
小骨空穴位于小指背侧近端指间关节横纹的中点处,具有清热明目、疏风通络等功效。
配光明穴、太阳穴,主治目翳内障。操作前需严格消毒皮肤及针具。
小骨空穴位于小指背侧近端指间关节横纹的中点处,取穴时患者可取坐位或仰卧位,抬臂,掌心向下,微握拳,在小指背侧近端指间关节横纹中点处按压,有酸胀感即为穴位所在。
小骨空穴具有清热明目、疏风通络、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目赤肿痛、目翳、迎风流泪等眼部疾病,以及咽喉肿痛、耳聋、掌指关节痛等头面及肢体病症。
配光明穴、太阳穴:三穴协同可增强退翳明目之力,主治目翳内障,通过疏通眼部经络气血,改善视网膜功能,缓解视物模糊、眼前黑影等症状。
配大骨空穴:两穴配伍可治疗风眩目烂、泪出汪汪,通过祛风泻火、清热明目,缓解眼部红肿、疼痛、流泪等炎症表现。
配风池穴、睛明穴、肝俞穴:四穴配伍可治疗结膜炎等眼部疾病,通过疏风清热、调和肝血,改善眼部充血、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配后溪穴:小骨空穴与后溪穴配伍,可治疗目赤肿痛,通过疏通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气血,缓解眼部热痛症状。
操作前需严格消毒皮肤及针具,避免感染;针刺时需控制深度,防止损伤神经和血管;艾灸时需注意温度适中,及时清理艾灰,防止烫伤皮肤;孕妇、儿童及老年人操作前应咨询专业医生,确保安全性和适宜性;若局部皮肤破损或患有出血性疾病,禁止按摩或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