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有哪些常见原因
导读快速起身、长时间站立等体位改变时,血液因重力作用在短时间内无法充分供应到大脑,导致血压突然下降,引发头晕、眼前发黑等症状。平时起身动作要缓慢,避免久站。一旦发作,应立即坐下或躺下休息,多数人可在短时间内缓解。...
低血压可能是体位性低血压、营养不良、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慢性心力衰竭等原因导致的,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建议尽快前往医院,遵医嘱进行治疗。
1、体位性低血压:快速起身、长时间站立等体位改变时,血液因重力作用在短时间内无法充分供应到大脑,导致血压突然下降,引发头晕、眼前发黑等症状。平时起身动作要缓慢,避免久站。一旦发作,应立即坐下或躺下休息,多数人可在短时间内缓解。
2、营养不良:长期节食、偏食,导致身体缺乏蛋白质、铁、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血容量不足,从而引发低血压,常伴有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需调整饮食结构,保证营养均衡,多吃富含优质蛋白、铁的食物,如瘦肉、鸡蛋、红枣等,一段时间后血压有望回升。
3、贫血:贫血可能与个人体质、不良习惯等因素有关,可能会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使得心脏需要更多的跳动来输送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给身体各部分,从而导致血压下降。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硫酸亚铁片、葡萄糖酸亚铁糖浆、右旋糖酐铁口服溶液等药物改善症状。
4、甲状腺功能减退:自身免疫等因素可能导致该疾病,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身体代谢减缓,心脏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降低,致使血压下降,患者会出现畏寒、嗜睡、水肿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维生素B12片等药物,调节甲状腺功能,提升血压。
5、慢性心力衰竭:该疾病可能与不良习惯、环境等因素有关,心脏长期病变,心肌收缩功能受损,心脏泵血能力下降,无法维持正常血压,患者会有呼吸困难、乏力、下肢水肿等症状。建议遵医嘱使用地高辛片、呋塞米片、卡托普利片等药物促进恢复。
平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也不要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引起身体不适。建议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进行散步、慢跑等运动,有助于增强身体抵抗力,帮助身体恢复。
参考文献:
[1]王霄,王敬尧,雷梦杰,等.心力衰竭患者伴症状性低血压的管理[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5,23(01):79-85.
[2]张孟浪.严重甲减致顽固性低血压休克1例[J].现代医药卫生,2004,(1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