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大便稀怎么回事
导读一般情况下,宝宝大便稀的原因主要有喂养方式不当、腹部受凉、轮状病毒性肠炎、细菌性痢疾、先天性乳糖不耐受等。若大便稀持续或伴随脱水症状,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日常生活中,需注意宝宝餐具清洁消毒,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一般情况下,宝宝大便稀的原因主要有喂养方式不当、腹部受凉、先天性乳糖不耐受、轮状病毒性肠炎、细菌性痢疾等。若大便稀持续或伴随脱水症状,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具体分析如下:
1、喂养方式不当
喂奶量过多或奶粉冲泡过稀,超出宝宝胃肠消化能力,导致食物未充分消化就排出,引发大便稀。调整喂奶量,按比例冲泡奶粉,母乳喂养者避免频繁喂奶,每次喂奶后轻拍宝宝背部,帮助消化。
2、腹部受凉
宝宝腹部皮肤娇嫩,保暖不足时,寒气刺激肠道平滑肌,加快肠道蠕动,导致水分吸收减少,大便变稀。及时用温水袋热敷腹部,穿肚兜保护腹部,更换尿布时动作迅速,避免受凉。
3、先天性乳糖不耐受
宝宝先天缺乏乳糖酶,无法分解母乳或奶粉中的乳糖,导致肠道渗透压升高,引发腹泻、大便稀。可更换无乳糖配方奶粉,母乳喂养者每次喂奶前给宝宝服用乳糖酶滴剂,严重时需咨询医生是否需长期采用无乳糖喂养方案,无需手术治疗。
4、轮状病毒性肠炎
轮状病毒感染肠道,破坏肠道黏膜,影响吸收功能,导致水样便、呕吐。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口服补液盐Ⅲ预防脱水,搭配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调节肠道菌群,避免滥用抗生素,饮食以清淡流质为主。
5、细菌性痢疾
志贺菌等细菌感染肠道,引发炎症,导致黏液脓血便、发热。可遵医嘱服用头孢克肟颗粒抗感染,同时用布拉氏酵母菌散调节肠道菌群,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治疗期间注意餐具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日常生活中,需注意宝宝餐具清洁消毒,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母乳喂养者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油腻食物;观察宝宝大便性状,出现异常及时干预,减少不适发生。
参考资料:
[1]肖昕. 宝宝大便稀要治吗[J]. 解放军健康,2016(1):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