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
免费问医生
导读冬季气温低,孩子活动减少、免疫力易下降,不少家长便想着“多吃多补”来增强体质。殊不知,错误的饮食方式反而会伤脾胃、降低抵抗力。科学喂养才是关键。那么,儿童冬季饮食究竟要注意什么?其实核心不是“吃得多”,而是“吃得对”。 ...
冬季气温低,孩子活动减少、免疫力易下降,不少家长便想着“多吃多补”来增强体质。殊不知,错误的饮食方式反而会伤脾胃、降低抵抗力。科学喂养才是关键。那么,儿童冬季饮食究竟要注意什么?其实核心不是“吃得多”,而是“吃得对”。
1.补钙与维生素D不可忽视
冬季户外活动减少,孩子晒太阳时间短,影响体内维生素D合成,进而阻碍钙吸收。建议多给孩子吃奶制品、豆制品、鱼虾等富含钙的食物,并遵医嘱适当补充维生素D,预防缺钙和骨骼发育问题。

2.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提升免疫力
寒冷干燥季节,孩子易感冒、咳嗽。应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的食物,如胡萝卜、红薯、大白菜、苹果、橘子、动物肝脏等,有助于增强呼吸道抵抗力,减少感染风险。
3.保证膳食纤维摄入,预防便秘
天冷活动少,肠道蠕动减慢,孩子容易出现大便干结。应增加菠菜、芹菜、玉米、高粱、黄豆等高纤维食物,促进肠道健康,避免因积食引发发热、食欲下降等问题。
4.适当补充无机盐,帮助御寒
医学研究表明,体内缺乏钾、镁、铁等无机盐会让人更怕冷。建议多吃根茎类蔬菜,如土豆、山药、藕、萝卜等,这些食物天然富含矿物质,能有效辅助身体维持正常体温调节。

5.少吃生冷,多用炖煮烹调
冬季应避免让孩子吃生冷食物(如凉拌菜、冷饮),以免刺激肠胃引发腹痛、腹泻。推荐采用炖、煲、蒸等温和烹饪方式,既保留营养,又易于消化吸收。
6.慎用补品,提倡“食补”而非“药补”
很多家长误以为冬季要给孩子吃人参、冬虫夏草等补品,其实反而可能导致性早熟、食欲减退等问题。儿童体质娇嫩,营养应通过日常饮食均衡获取,不建议随意使用成人化补品。
1.强化皮肤保湿与防护
冬季儿童皮肤娇嫩易干燥,每日用32-38℃温水清洁皮肤后,3分钟内涂抹婴幼儿专用无香精保湿霜,重点呵护面部、手部及四肢关节处;外出时戴纯棉手套、围巾,避免冷风直吹,减少皮肤干裂与湿疹风险。

2.合理调节环境与作息
室内保持20-22℃、湿度55%-65%,用加湿器均衡增湿,避免暖气/空调直吹;保证儿童每晚9-10小时睡眠,睡前远离电子设备,规律作息能增强免疫力,减少因环境干燥或作息紊乱引发的不适。
3.适度运动与保暖兼顾
选择晴天上午10点后或午后,带儿童进行30分钟左右温和运动(如散步、慢跑、亲子游戏),增强体质;运动时穿分层纯棉衣物,便于增减,避免出汗后受凉,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水、补充温水。
冬季儿童饮食的关键在于“平衡”与“适度”。与其大补特补,不如科学搭配三餐,注重钙、维生素、膳食纤维和矿物质的全面摄入,同时注意保暖和适量运动,才能真正增强抵抗力,健康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