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建议用退热栓
导读退热栓通过直肠黏膜吸收药物,吸收效果受肠道蠕动速度、黏膜状态等因素影响,个体差异大,退热效果不如口服制剂稳定可控。使用时需将药物送入直肠深处,操作不当易导致药物脱落或位置过浅,影响吸收,婴幼儿等群体配合度低,增加操作风险。...
通常情况下,没有“为什么不建议用退热栓”的说法。不建议使用退热栓多因存在吸收不稳定、操作难度较高、肠道刺激明显、剂量控制不易、适用人群受限等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吸收不稳定:退热栓通过直肠黏膜吸收药物,吸收效果受肠道蠕动速度、黏膜状态等因素影响,个体差异大,退热效果不如口服制剂稳定可控。
2、操作难度较高:使用时需将药物送入直肠深处,操作不当易导致药物脱落或位置过浅,影响吸收,婴幼儿等群体配合度低,增加操作风险。
3、肠道刺激明显:栓剂基质或药物成分可能刺激直肠黏膜,引发腹泻、腹痛、里急后重等不适,本身有肠道疾病者症状可能加重。
4、剂量控制不易:退热栓多为固定剂量,无法根据体重或体温精确调整用量,尤其针对儿童,易出现剂量不足影响效果或剂量超标引发不良反应。
5、适用人群受限:肛门直肠畸形、严重腹泻、肛周疾病患者无法使用,且对栓剂成分过敏者需禁用,适用范围较口服退热药物更窄。
使用退热栓前需确认适用人群与身体状况。优先选择口服退热制剂,若确需使用栓剂,需严格按说明书操作。用药后若出现严重肠道不适或体温持续不退,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参考资料:
[1]王芳,李贵梅,梁燕,等.发热门诊患者急性应激反应发生及影响因素分析[J/OL].右江医学,1-8[2025-07-08].
[2]邵家东,胡鸿毅,孙羿帼,等.浅析气虚发热从肝论治[J/OL].环球中医药,1-5[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