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夹腿症什么现象
导读幼儿夹腿症通常指小儿夹腿综合征。一般情况下,小儿夹腿综合征的现象包括双腿交叉或夹紧动作、伴随身体扭动、特定场景多发、面部表情变化、对外界干扰反应弱等。家长发现这些现象时,需理性对待,避免过度干预,具体分析如下:...
幼儿夹腿症通常指小儿夹腿综合征。一般情况下,小儿夹腿综合征的现象包括双腿交叉或夹紧动作、伴随身体扭动、特定场景多发、面部表情变化、对外界干扰反应弱等。家长发现这些现象时,需理性对待,避免过度干预,具体分析如下:
1、双腿交叉或夹紧动作
患儿常出现双腿用力交叉、夹紧的动作,部分会伴随双腿伸直、紧绷,或交替摩擦双腿。动作可持续数分钟,发作时双腿肌肉处于紧张状态,有时会因用力导致腿部轻微出汗,这种动作多在患儿安静或独处时出现,因此,易被家长误认为“调皮动作”。
2、伴随身体扭动
除腿部动作外,患儿还会出现身体扭动的表现,如臀部前后晃动、腰部扭动,部分年龄较小的患儿会将双腿夹在椅子、床沿等物体上,借助物体摩擦腿部,同时身体随之摆动,通过这些动作获取特殊感觉,所以,发作时身体姿态相对固定且重复。
3、特定场景多发
症状发作多集中在特定场景,如睡前、睡醒后躺在床上时,或坐在沙发、椅子上安静玩耍时,也可能在患儿排尿后、洗澡时出现。这些场景中患儿注意力较集中,外界干扰少,更易触发动作,因此,家长可在这些时间段多观察孩子状态。
4、面部表情变化
发作时患儿面部会出现特殊表情,如眼神呆滞、面红耳赤,部分会伴随轻微出汗、呼吸略显急促,但无痛苦表情,反而呈现出放松或专注的状态。表情变化与腿部动作同步,动作停止后面部表情逐渐恢复正常,所以,可通过表情判断是否处于发作状态。
5、对外界干扰反应弱
发作期间,患儿对外界声音、光线等干扰反应较弱,家长呼唤、轻拍身体时,患儿可能缓慢回应或无明显反应,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自身动作上,需等动作自然停止后,才能恢复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因此,发作时不宜强行打断患儿。
此外,家长需注意患儿外阴清洁,避免因局部炎症、瘙痒诱发夹腿动作;不要对患儿发作时的动作进行指责、打骂,以免增加孩子心理压力;若发作过于频繁,或伴随情绪烦躁、睡眠不安,应及时带孩子前往儿科或儿童保健科就诊,排除其他健康问题。
参考资料:
[1] 白金娥. 小儿夹腿综合征的心理护理[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2):50-5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