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的功效及副作用有什么
导读黄芪功效一般包括补气固表、利水消肿、益气生津、托毒排脓、增强免疫等,副作用一般包括引发上火症状、加重阴虚火旺、导致血压波动、影响消化功能、诱发过敏反应等。使用黄芪前需明确自身体质,气虚者可适量使用,阴虚火旺、湿热内盛者应避免。...
黄芪功效一般包括补气固表、利水消肿、益气生津、托毒排脓、增强免疫等,副作用一般包括引发上火症状、加重阴虚火旺、导致血压波动、影响消化功能、诱发过敏反应等。具体分析如下:
一、功效
1、补气固表:作为核心功效,能补益脾肺之气,改善气虚导致的乏力、气短、易感冒等症状,适合气虚体质人群调理,常用于日常养生与疾病恢复期。
2、利水消肿:通过补气推动水液代谢,缓解眼睑浮肿、下肢水肿等气虚水肿症状,对脾虚湿盛引发的水肿有较好调理作用,辅助改善水湿潴留。
3、益气生津:兼具补气与促进津液生成作用,缓解气虚津亏导致的口干舌燥、疲倦乏力,尤其适合气阴两虚人群,改善津液不足状态。
4、托毒排脓:针对气虚导致的疮疡久不愈合、脓液清稀,能补气托举邪气,促进脓液排出与创面愈合,是外科疮疡调理常用药材。
5、增强免疫:含多种活性成分,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提升身体抵抗力,减少外界邪气侵袭,适合体质虚弱、易受外邪困扰人群长期调理。
二、副作用
1、引发上火症状:性偏温,过量或长期食用易上火,出现口干咽痛、便秘、面部起痘等,体质偏热人群更易出现此类反应。
2、加重阴虚火旺:阴虚火旺者有潮热盗汗、手足心热等表现,黄芪温性会耗伤阴液,加重内热症状,这类人群需避免使用。
3、导致血压波动: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但部分人群使用后可能出现血压升降,高血压患者尤其需谨慎,避免自行用药引发风险。
4、影响消化功能:脾胃虚弱且伴有积滞、湿热的人群,食用后可能加重脾胃负担,导致腹胀、食欲不振、大便黏腻等消化紊乱症状。
5、诱发过敏反应:少数人对其成分过敏,接触或食用后出现皮疹、瘙痒等,严重时可能引发呼吸困难等更严重过敏表现。
使用黄芪前需明确自身体质,气虚者可适量使用,阴虚火旺、湿热内盛者应避免。初次使用从少量开始,观察反应,避免长期过量服用。用于治疗疾病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出现不适立即停用并就医。
参考资料:
[1]吕琴,赵文晓,孔祥琳,等.黄芪利水功效药理机制研究进展[J].中成药,2021,43(03):729-732.
[2]谢美,陈岩,侯林,等.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知识图谱分析黄芪抗炎功效的研究现状[J].药学研究,2024,43(12):1163-1167+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