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
免费问医生
导读冬季是老年人跌倒和骨折的高发季节。天气寒冷、路面湿滑、日照减少导致骨质疏松加剧,稍不留神就可能酿成严重后果。一次跌倒不仅影响健康,还可能改变晚年生活质量。那么,如何有效预防老人冬季跌倒?关键在于从营养、锻炼、环境和照护等方面入手...
冬季是老年人跌倒和骨折的高发季节。天气寒冷、路面湿滑、日照减少导致骨质疏松加剧,稍不留神就可能酿成严重后果。一次跌倒不仅影响健康,还可能改变晚年生活质量。那么,如何有效预防老人冬季跌倒?关键在于从营养、锻炼、环境和照护等方面入手,科学防范风险。
1.加强营养,守护骨骼健康
老人应多吃富含蛋白质、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豆制品和深色蔬菜。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增强骨骼强度,降低骨折风险。

2.坚持适度锻炼,提升平衡能力
鼓励老人进行安全的日常锻炼,如室内散步、太极拳或椅子操,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和身体协调性。冬季锻炼尽量选择光照充足的时间段,既能活动筋骨,又能促进维生素D合成。
3.改善居家环境,消除安全隐患
家中尤其是卫生间、厨房、楼梯等区域要保持干燥,铺设防滑垫,安装扶手。走廊、门口保证光线充足,避免杂物堆积。夜间可设置小夜灯,方便起夜。
4.出行务必谨慎,用好辅助工具
雨雪天尽量减少外出。必须出门时,应穿防滑鞋,使用拐杖或助行器,并由家人陪同。行走时慢步前行,踩着前人脚印走更稳当,切忌匆忙。

5.加强照护与用药管理
避免让高龄老人独居。家人需关注其常用药物副作用,如降压药、安眠药可能导致头晕乏力,应遵医嘱调整用量。同时控制饮酒,避免情绪激动,防止突发失衡。
1.保持冷静,评估意识与伤情
发现老人跌倒后,切勿立即搀扶,先轻声呼唤观察意识是否清醒,询问有无头痛、腰痛、肢体麻木等不适。若老人昏迷、呕吐或疑似骨折,立即拨打120,同时疏散围观者,保持现场通风,避免随意移动老人。

2.正确协助,避免二次伤害
若老人意识清醒且无严重外伤,可在其配合下,用“托肩扶腰”的方式缓慢扶起,或让老人先侧卧再坐起,全程动作轻柔,避免牵拉四肢。若老人无法起身,提供保暖衣物或毛毯,保持其舒适姿势等待救援。
3.及时检查,处理轻微伤情
扶起后检查皮肤有无擦伤、淤青,若有轻微擦伤,用碘伏消毒伤口,避免使用酒精刺激;若出现肿胀,48小时内冷敷减轻肿胀,48小时后热敷促进淤血吸收。重点观察头部、髋部等易受伤部位,警惕迟发性损伤。
4.后续护理,密切观察状态
跌倒后24-72小时内密切监测老人精神状态、食欲及肢体活动情况,若出现头晕、嗜睡、肢体无力等症状,及时就医排查颅内出血或隐性骨折。冬季需加强防滑措施,避免老人独自在湿滑地面活动,降低再次跌倒风险。

一次跌倒,可能带来长期卧床、肺部感染甚至死亡的风险。预防胜于治疗,从今天起,为家中的老人筑起一道“防跌屏障”,让他们平安温暖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