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耳和髎穴位于头部侧面的鬓发后缘,具有祛风通络、消肿止痛等功效。配翳风、颊车等,针刺泻法可息风止痉。操作前需清洁双手及穴位周围皮肤。...
耳和髎穴位于头部侧面的鬓发后缘,具有祛风通络、消肿止痛等功效。
配翳风、颊车等,针刺泻法可息风止痉。操作前需清洁双手及穴位周围皮肤。
耳和髎穴位于头部侧面的鬓发后缘,平耳廓根之前方,颞浅动脉的后缘,取穴时正坐或侧伏,在耳门前上方,平耳廓根前方,鬓发后缘动脉搏动外取穴,按压时有酸胀感。
耳和髎穴具有祛风通络、消肿止痛、清热降浊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头重痛、耳鸣、牙关紧闭、口眼歪斜、面瘫、面肌痉挛、下颌关节炎等头面部疾患,通过调节局部气血、疏通经络缓解症状。
配翳风、颊车、下关、合谷穴:针刺泻法可息风止痉,治疗风邪入络引起的牙关紧闭、口噤不开,通过协同作用增强祛风通络效果。
配翳风、太阳、阳白、颊车、地仓、合谷穴:针刺平补泻法可祛风通络,治疗风邪外袭导致的口眼歪斜,通过多穴位配伍调节面部经络气血。
配翳风、听会、三阳络、侠溪穴:针刺泻法可清泄少阳,治疗少阳风热引起的耳鸣、耳聋,通过协同清热作用改善耳部症状。
操作前需清洁双手及穴位周围皮肤,针刺需由专业医生操作,避免深刺损伤颞浅动脉或面神经颞支;艾灸时及时清理艾灰,防止烫伤,皮肤破损、炎症者及孕妇慎用;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如持续性偏头痛、耳鸣加重,应及时就医排查脑血管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