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和痔疮有什么区别
导读一般情况下,脱肛和痔疮是两种不同的肛肠疾病,其区别主要包括病变部位不同、脱出物形态不同、症状表现不同、发病人群不同、治疗方式不同等。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久蹲厕所,保持大便通畅,适当进行盆底肌肉锻炼。...
一般情况下,脱肛和痔疮是两种不同的肛肠疾病,其区别主要包括病变部位不同、脱出物形态不同、症状表现不同、发病人群不同、治疗方式不同等。具体分析如下:
1、病变部位不同:脱肛又称直肠脱垂,是直肠壁部分或全层向下移位,脱出物为直肠黏膜或直肠全层,位置较深;痔疮是直肠下段或肛管静脉丛淤血、扩张形成的静脉团,脱出物为曲张的静脉团,位置相对表浅,局限于肛管或直肠下段。
2、脱出物形态不同:脱肛的脱出物呈环状或圆锥状,表面光滑,为淡红色黏膜,可见环形皱襞,质地较软,脱出长度较长,严重时可长达10厘米以上,脱出物与肛门之间无明显间隙;痔疮的脱出物为单个或多个紫红色柔软团块,表面为黏膜或皮肤,形状不规则,脱出长度较短,一般不超过3厘米,多个脱出物之间有明显间隙。
3、症状表现不同:脱肛主要症状为直肠脱出,初期排便时脱出,便后可自行回纳,后期脱出物需用手托回,甚至在行走、咳嗽时也会脱出,常伴有排便不尽感、下坠感,便血较少见;痔疮主要症状为便血、脱出、疼痛、瘙痒等,便血多为鲜红色,不与粪便混合,脱出的痔核初期可自行回纳,后期需用手托回,若发生嵌顿会出现剧烈疼痛。
4、发病人群不同:脱肛多见于儿童、老年人和体弱者,儿童多因直肠黏膜发育不完善,老年人和体弱者多因盆底肌肉松弛、直肠周围组织固定作用减弱;痔疮多见于成年人,尤其是久坐久站、便秘、妊娠、肥胖等人群,与静脉回流受阻密切相关。
5、治疗方式不同:脱肛初期可通过改善营养、加强盆底肌肉锻炼等保守治疗,如练习缩肛运动,严重时需手术治疗,如直肠悬吊固定术等,目的是将直肠固定在正常位置;痔疮病情较轻时可通过调整饮食、外用药物等保守治疗,病情严重时需手术治疗,如痔切除术等,目的是去除曲张的静脉团。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久蹲厕所,保持大便通畅,适当进行盆底肌肉锻炼,有助于减少脱肛和痔疮的发生,维护肛肠健康。
参考资料:
[1]李杉.痔疮知识知多少?[J].中国药店,2001,(06):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