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热的中成药有哪些
导读一般情况下,湿热病症多由外感湿热、饮食不节等因素引发,常见症状包括口苦、口黏、腹胀、肢体困重、小便黄赤、大便黏滞不爽等。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龙胆泻肝丸、茵栀黄颗粒、八正颗粒、二妙丸、藿香正气水等药物进行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一般情况下,湿热病症多由外感湿热、饮食不节等因素引发,常见症状包括口苦、口黏、腹胀、肢体困重、小便黄赤、大便黏滞不爽等。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龙胆泻肝丸、茵栀黄颗粒、八正颗粒、二妙丸、藿香正气水等药物进行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龙胆泻肝丸
龙胆泻肝丸主要由龙胆、柴胡、黄芩等药材组成,能清肝胆、利湿热。其中龙胆可清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黄芩能清热燥湿,诸药配伍,适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尿赤涩痛等症状。
2、茵栀黄颗粒
茵栀黄颗粒含有茵陈、栀子、黄芩苷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功效。茵陈能清利湿热、利胆退黄,栀子可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常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黄疸,症见面目悉黄、胸胁胀痛、恶心呕吐、小便黄赤等。
3、八正颗粒
八正颗粒由瞿麦、车前子、扁蓄等组成,能清热、利尿、通淋。瞿麦可利尿通淋、清热破血,车前子能清热利尿、渗湿通淋,适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小便短赤、淋沥涩痛、口燥咽干等,如热淋病症。
4、二妙丸
二妙丸主要成分是苍术和黄柏,具有清热燥湿的作用。黄柏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苍术可燥湿健脾,两者搭配,适用于湿热下注引起的足膝红肿疼痛、小便短赤、阴囊湿痒等症状。
5、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水包含藿香、紫苏叶、白芷等药材,能解表化湿、理气和中。藿香可芳香化湿、和中止呕,紫苏叶能解表散寒,适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等,也可用于缓解湿热引起的相关不适。
平时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期处于潮湿环境,饮食上减少辛辣、油腻、甜腻食物的摄入,如辣椒、油炸食品、蛋糕等,以免加重湿热症状,不利于恢复。
参考资料:
[1] 马天明. 浅析滋阴祛湿热法的演变、形成[C]//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疑难杂症分会202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20: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