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
免费问医生
导读健康成年人7:00-7:30为宜,秋冬阳气升发较春夏迟缓,过早起床易受寒气侵袭,过晚则错过阳气初升的养护时机。7:00左右天已微亮,阳气渐盛,此时起床既能保证7-8小时睡眠,又能顺应“日出而作”的养生原则,避免因睡眠过长导致气血循环不畅。...
秋冬时节昼短夜长,晨光姗姗来迟,不少人要么被闹钟催着勉强早起,要么顺着困意睡到日上三竿。作息紊乱不仅影响白天精神,还可能打乱身体节律。很多人困惑:秋冬季节几点起床最健康?
健康成年人7:00-7:30为宜,秋冬阳气升发较春夏迟缓,过早起床易受寒气侵袭,过晚则错过阳气初升的养护时机。7:00左右天已微亮,阳气渐盛,此时起床既能保证7-8小时睡眠,又能顺应“日出而作”的养生原则,避免因睡眠过长导致气血循环不畅、精神萎靡。
老年人6:30-7:00更合适,老年人睡眠浅、夜尿多,整体睡眠时间偏短,可稍早于成年人起床。6:30后气温略有回升,避免清晨低温刺激血管收缩,降低心脑血管意外风险。起床后可稍作休息再进行晨练,给身体适应时间。

1.拒绝“猛起”,做好过渡
醒来后先闭眼躺2-3分钟,活动手指脚趾,再缓慢坐起,双脚垂放床边1分钟后起身。秋冬血管弹性差,突然起身易引发体位性低血压,导致头晕跌倒,尤其老年人需格外注意。
2.及时保暖,抵御寒气
提前将外套、袜子放在被窝旁预热,起床后立即穿上,重点护住颈部、腹部和双脚。秋冬室内外温差大,受凉易引发感冒、肠胃痉挛,脾胃虚寒者更需做好保暖措施。
3.温和活动,唤醒机能
避免晨起立即进行剧烈运动,可做简单拉伸,如扩胸、转腰、屈膝,或打太极、练八段锦。温和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秋冬肌肉僵硬,同时帮助阳气平稳升发。

秋冬起床时间没有绝对标准,核心是“顺时”“适度”。结合自身年龄与体质,搭配科学的起床习惯,才能让身体在寒凉季节保持稳定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