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
免费问医生
导读低温会使肌肉血管急剧收缩,血流速度减慢,肌肉组织因缺血缺氧而兴奋性升高,进而引发强烈收缩。尤其四肢暴露在冷空气中,或睡眠时被子未盖好,腿部肌肉受冻后更易出现抽筋。冬季出汗虽少,但若饮水不足,或饮食中钙、钾、镁摄入不够,会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
寒冬来临,气温走低,不少人在夜间熟睡、外出散步或运动时,会突然遭遇腿部肌肉痉挛,那种紧绷的疼痛感让人猝不及防。很多人困惑:冬天容易抽筋是什么原因?这些情况多与低温刺激、身体状态失衡密切相关。
1.低温刺激肌肉收缩
低温会使肌肉血管急剧收缩,血流速度减慢,肌肉组织因缺血缺氧而兴奋性升高,进而引发强烈收缩。尤其四肢暴露在冷空气中,或睡眠时被子未盖好,腿部肌肉受冻后更易出现抽筋。
2.电解质失衡引发紊乱
冬季出汗虽少,但若饮水不足,或饮食中钙、钾、镁摄入不够,会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钙负责维持肌肉正常兴奋性,钾和镁参与肌肉收缩与放松,缺乏这些元素会使肌肉收缩异常,增加抽筋概率。
3.血液循环不畅加重问题
冬季血管本就处于收缩状态,若本身有动脉硬化、静脉曲张等问题,下肢血液循环会更差。肌肉在缺血状态下代谢产物堆积,容易诱发痉挛,这也是老年人冬季抽筋更频繁的原因之一。
4.肌肉疲劳导致应激反应
冬季运动前若热身不足,或突然增加运动强度,肌肉在寒冷环境中易处于疲劳状态,无法协调收缩与放松,进而出现抽筋。久坐久站也会使肌肉持续紧张,增加抽筋风险。

1.紧急缓解
科学拉伸止抽立即停止当前动作,若腿部抽筋,用手抓住抽筋侧脚趾,缓慢向身体方向牵拉,同时另一只手按压膝盖保持腿部伸直,持续1-2分钟,待肌肉放松后停止;若脚趾抽筋,可轻轻掰扯脚趾,配合轻柔按摩。
2.后续护理
促进循环修复抽筋缓解后,用40℃左右的温水热敷抽筋部位10-15分钟,或用手掌顺时针按摩5分钟,加速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肌肉酸痛。避免立即再次暴露在寒冷环境中,及时增添衣物保暖。

冬季抽筋虽常见,但通过明确原因、做好预防与处理,就能有效减少不适,让身体在寒冷季节保持舒适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