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怎么治疗
导读一般情况下,脾虚可能是饮食不规律、过度劳累、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原因导致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日常需避免过度思虑,保持心情舒畅,减少情绪对脾胃功能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脾虚可能是饮食不规律、过度劳累、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原因导致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1、饮食不规律:长期暴饮暴食、节食或吃过多生冷油腻食物,加重脾胃负担,导致运化功能减弱引发脾虚,伴随腹胀、食欲不振。调整饮食结构,定时定量进餐,避免生冷、油炸食物,多吃小米粥、山药、南瓜等温和易消化的食物,减轻脾胃消化压力。
2、过度劳累:长期体力或脑力劳动过度,耗伤脾气,使脾胃运化能力下降,表现为乏力、精神差。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避免熬夜,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轻运动,帮助恢复体力,增强脾气。
3、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动力不足、消化酶分泌减少,导致食物消化吸收受阻,长期引发脾虚,伴有餐后饱胀、嗳气。患者需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复方消化酶胶囊、健胃消食口服液等药物,促进胃肠蠕动与消化。
4、慢性肠炎:肠道黏膜长期受炎症刺激,影响营养吸收,进而损伤脾胃功能导致脾虚,伴随长期腹泻、腹痛。患者需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蒙脱石散、补脾益肠丸等药物,调节肠道菌群、保护肠黏膜。
5、肠易激综合征:肠道功能紊乱反复刺激脾胃,导致脾虚,表现为腹痛、排便习惯改变。患者需遵医嘱使用匹维溴铵片、马来酸曲美布汀片、乳酸菌素片等药物,调节肠道运动、改善菌群。
日常需避免过度思虑,保持心情舒畅,减少情绪对脾胃功能的影响。当进行腹部按摩,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轻柔按摩,促进胃肠蠕动,辅助改善脾虚引发的不适,维护脾胃健康。
参考资料:
[1]李琦,孙雅君,马鹏飞,等.揿针治疗脾虚肝旺型小儿目劄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25,35(08):723-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