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肺功能不全怎么治疗
导读一般情况下,早产儿肺功能不全的原因主要有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新生儿肺炎、肺动脉高压、先天性肺发育不全等。此时可根据情况选择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改善。在日常生活中,需保持早产儿居住环境清洁。...
一般情况下,早产儿肺功能不全的原因主要有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新生儿肺炎、肺动脉高压、先天性肺发育不全等。此时可根据情况选择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1、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产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合成不足,导致肺泡塌陷,无法正常通气。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改善肺泡扩张,同时采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辅助呼吸,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维持呼吸稳定。
2、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长期机械通气或高浓度氧暴露,损伤早产儿支气管和肺组织,影响肺功能。需逐渐降低氧浓度和通气支持力度,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减轻肺部炎症,定期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评估肺部恢复情况。
3、新生儿肺炎
早产儿肺部防御能力弱,易受细菌、病毒感染引发肺炎,导致肺通气和换气功能异常。细菌感染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控制感染,同时进行吸氧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
4、肺动脉高压
早产儿肺血管发育不成熟,血管阻力增高引发肺动脉高压,加重肺功能负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吸入用伊洛前列素溶液降低肺血管阻力,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改善氧合,监测肺动脉压力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5、先天性肺发育不全
早产儿先天肺组织发育缺陷,导致肺功能低下。症状较轻者通过吸氧和营养支持促进肺部发育,症状严重且合并其他畸形时,需在医生评估后进行肺叶切除术等手术治疗,术后加强呼吸支持和感染预防。
在日常生活中,需保持早产儿居住环境清洁,严格控制温湿度;做好呼吸道护理,及时清理口鼻分泌物;遵循医嘱合理喂养,保证营养摄入;密切观察呼吸、面色等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就医;定期进行肺部功能评估,监测病情变化。
参考资料:
[1]史源,王建辉. 早产儿慢性肺功能不全解读[J]. 中华儿科杂志,2019,57(12):974-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