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
免费问医生
导读秋冬季节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是支气管疾病的高发期。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道问题容易复发或加重,尤其对中老年人威胁更大。此时,做好支气管的防护很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在寒冷季节保护好自己的呼吸系统?...
秋冬季节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是支气管疾病的高发期。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道问题容易复发或加重,尤其对中老年人威胁更大。此时,做好支气管的防护很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在寒冷季节保护好自己的呼吸系统?其实,只需坚持几个简单但关键的养生措施。
1.加强耐寒锻炼,提升适应力
坚持用冷水洗脸、擦四肢,甚至洗鼻,能逐步增强呼吸道黏膜对冷空气的耐受能力。早晨到空气清新的地方做深呼吸、散步或打太极拳,有助于提高肺功能和整体免疫力,减少支气管因寒冷刺激而痉挛或发炎的风险。
2.积极预防感冒,切断诱因
感冒是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主要诱因。注意随天气增减衣物,避免受凉;保持规律作息,不熬夜;尽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减少病毒接触。一旦出现咳嗽、流涕、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防止发展为支气管感染。

3.保持空气清新,远离污染
室内要定时开窗通风,每次30分钟左右,保持空气流通,降低细菌病毒浓度。室温维持在18~24℃,湿度40%~50%为宜。严禁吸烟,避免油烟、煤烟、粉尘等刺激呼吸道,这些都会诱发或加重支气管炎症。
4.合理饮食调养,增强体质
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豆制品、新鲜蔬果。秋冬可适量食用羊肉、牛肉等温补食物,帮助抵御寒冷。同时多喝水,补充维生素C、A、E,有助于保护呼吸道黏膜,提升局部防御能力。

1.持续性干咳或少量咳痰
秋冬空气干燥、气温骤降,刺激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引发持续性干咳,或伴随少量白色黏液痰。尤其晨起、夜间或接触冷空气后加重,严重时影响睡眠,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支气管炎人群。
2.胸闷气短、呼吸不畅
寒冷刺激导致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气道狭窄,加上秋冬雾霾、粉尘等污染物增多,易引发胸闷、气短,活动后症状更明显。部分人还会出现呼吸时伴随喘息声,需警惕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3.咽喉干痒、异物感
秋冬湿度低,支气管与咽喉黏膜水分流失快,加上冷空气直接刺激,会出现咽喉干痒、有异物感,进而诱发刺激性咳嗽。这种不适常与鼻塞、流涕伴随,易被误认为普通感冒。

1.调节环境湿度与保暖
室内使用加湿器,将湿度维持在50%-60%,缓解黏膜干燥;外出佩戴口罩、围巾,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呼吸道。早晚温差大时减少外出,室内避免吸烟、焚香等刺激性气味,减少支气管负担。
2.饮食调理与补充水分
多喝温水、蜂蜜水或冰糖雪梨水,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毫升,滋润呼吸道;多吃百合、银耳、白萝卜等润肺止咳的食材,避免辛辣、油炸、过甜食物,减少痰液分泌与气道刺激。
3.适度锻炼与增强防护
选择室内散步、太极等温和运动,每周3-4次,每次20-30分钟,增强肺功能与呼吸道抵抗力;过敏体质者远离花粉、宠物毛发等过敏原,慢性支气管患者遵医嘱规律用药,预防急性发作。

已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或肺部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秋冬更应定期随访医生,必要时接种流感疫苗或肺炎疫苗,预防感染引发急性加重。若出现持续咳嗽、咳痰、胸闷或呼吸困难,应及时就医,避免发展为肺气肿、肺心病等严重并发症。保护支气管,不在一时,贵在坚持。从小事做起,让呼吸更顺畅,安然度过每一个寒冷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