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 免费问医生
当前位置:

为什么会得糖尿病

2025-07-18来源:彩牛养生   

导读一般情况下,会得糖尿病可能是年龄增长、遗传因素、肥胖症、多囊卵巢综合征、胰腺炎等原因导致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对症治疗。日常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食多餐,避免一次性摄入大量碳水化合物。...

  一般情况下,会得糖尿病可能是年龄增长、遗传因素、肥胖症、多囊卵巢综合征、胰腺炎等原因导致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对症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年龄增长:随年龄增长,胰岛β细胞功能逐渐下降,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调节能力减弱,易引发糖尿病,多在40岁后发病,早期伴血糖轻度升高,无明显症状。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每周进行150分钟以上的快走、太极拳等有氧运动,促进胰岛功能改善,饮食中减少精制糖摄入,控制主食量,减轻胰岛负担。

  2、遗传因素: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遗传相关易感基因使机体代谢糖的能力下降,易引发糖尿病,常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在肥胖、缺乏运动时发病风险升高。定期监测血糖,保持健康体重,避免高糖、高脂饮食,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降低遗传因素的影响,延缓或预防发病。

  3、肥胖症:肥胖导致胰岛素抵抗,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胰岛需分泌更多胰岛素调节血糖,长期超负荷运作使胰岛功能受损,引发糖尿病,伴腹型肥胖、血脂异常,减重后血糖可改善。患者需控制每日热量摄入,减少油炸食品、甜食摄入,通过慢跑、游泳等运动减轻体重,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奥利司他胶囊、利拉鲁肽注射液等药物辅助减重、改善胰岛素抵抗。

  4、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患多囊卵巢综合征时,雄激素水平升高引发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调节异常,易发展为糖尿病,伴月经不调、多毛,胰岛素抵抗越严重,糖尿病风险越高。患者需低GI饮食,规律运动减轻体重,遵医嘱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盐酸二甲双胍片、吡格列酮片等药物调节激素、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糖尿病发病风险。

  5、胰腺炎:急性或慢性胰腺炎损伤胰腺组织,破坏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引发糖尿病,伴腹痛、消化不良,胰腺炎反复发作会加重胰岛损伤。患者需避免饮酒和暴饮暴食,减少胰腺刺激,急性发作时禁食并遵医嘱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奥曲肽注射液、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等药物抑制胰液分泌、缓解疼痛,胰腺功能受损后需使用胰岛素注射液、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等药物控制血糖。

  日常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食多餐,避免一次性摄入大量碳水化合物,多吃蔬菜、瘦肉、豆类等富含膳食纤维和蛋白质的食物。保持适度运动,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避免肥胖加重胰岛素抵抗。定期监测空腹和餐后血糖,早期发现血糖异常并及时干预,降低糖尿病的发生概率。

参考资料:

[1]樊静.糖尿病的11个小知识[J].健康必读,2025,(09):90-91.

相关推荐
x